娜迦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娜迦小說 > 二分之一劇透 > 第72節

第72節

-

第114章

溫晏然在心裏把手上能用的武將名單過了一遍。

她現在的基本盤主要還是建州的這一群人,其次就是南地那邊,北苑之事冇有太傷筋動骨,所以溫晏然現在還多了個青州陳氏可用,至於台州那邊,當地土夷中的青壯多以輕剽善戰聞名,所以將領多半是有的,精兵也多半是有的,隻是冇法立刻發揮作用,隻有等鍾知微整肅好左營後,皇帝手上纔多出一支驍勇的兵馬。

——想來東部卡著這個時候舉事,也是不希望麵對一個充分吸納了丹台兩地力量的朝廷。

溫晏然記得,在原始版本的《君王攻略》裏,[戰爭沙盤]旁邊應該有一個可以顯示武將屬性的功能,名字叫做[霜天秋曉]1。

或許是心誠則靈,就在此時,係統忽然刷出了一條更新提示——

[係統:

功能[霜天秋曉]已開啟,祝您遊戲愉快。]

溫晏然冇想到自己還真把功能給盼了出來,當即打開看了一眼。

[霜天秋曉]的排序值不是屬性高低,而是官職高低,冇有武將官銜的人物,無法顯示在其中。

[no.1

將領名稱:溫晏然

職位:皇帝

統禦值:1000

100000(職業加成)

武力:2/10(一個標準的小卒)

特殊稱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no.2[根據版本要求,以下內容不予顯示]]

“……”

溫晏然陷入了沉默。

皇帝有兵權,說是武將也正常,至於其他屬性方麵的衡量也算公正,不過這個功能算是存在了,但除了她自己以外,其他將領連名稱都處於遮蔽狀態,那麽係統突然更新[霜天秋曉]的目的到底是什麽……

——倘若她穿越前多翻翻攻略的話,就會知道,《君王攻略》中有一個隱藏的數值名叫“戰威”,該數值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觸發[霜天秋曉]功能的更新。

世界意誌雖然對明君相關的功能做了足夠的遮蔽,但對“一個以昏君為目標的玩家能觸發[霜天秋曉]功能更新”的事實缺乏預判,綜合起來,才產生了上述漏洞。

溫晏然掃了眼自己的統禦值,頗為欣慰——萬萬冇想到,在排除掉職業加成帶來的那十萬人的情況下,她還能剩下一千的統禦值。

跟在統禦值後頭的資訊是武力,在《君王攻略》中,武力值的滿分為十分,尋常黔首的數據就在1到2左右,武力值達到3的便算是精兵,達到4就可以初步進入戰將的範疇,像溫晏然手下那些年輕將領,武力值通常就在5到6之間。

其實評論區裏也有人貼過一些有名角色的數據,但都被當初缺乏警惕的溫晏然直接忽略了過去,等穿越後,顯然不會再有機會重溫,其中她記得比較清楚的是蕭西馳的數據——武力值會隨著角色的境況產生變化,待在建平的蕭西馳的數值隻有8,等她回到慶邑一段時間後就會升到9,而這基本就是當前時代戰將單挑能力的天花板。

雖然邊夷之地多出悍將,然而像蕭西馳這樣的人依舊可以用鳳毛麟角來形容,基本能夠算是天授之了。

不過蕭西馳的綜合數值雖然不低,但作為一名戰將,她對玩家來說卻冇有太大用處,不管在哪條支線中,這位慶邑部首領都不大樂意為皇帝所驅使。對此溫晏然完全能夠體會,對方此前隨自己行獵的時候,也習慣性地將武力值壓低到了6到7左右,全程將低調藏拙的作風貫徹到底。

同樣被認為武力值高但是無用的還有吉州閻氏,吉州就是大周北邊最靠外的那個州,之前董侯府上那位叫做董複的郡守,目前所在的定義郡就位於吉州,此地外鄰烏流,為保疆域安穩,州中各郡都設有邊營,而閻氏乃是本地大族,族人多在營中為將,期間出了好幾個武力值超過6的厲害人物,然而等到天下動亂的時候,這些人無一願意為朝廷效命,最後要麽擁兵自立,要麽擁戴溫鴻為帝,加速了局勢的動盪。

其餘像烏流部,也有以武力值高聞名的人,然而這些就更不是溫晏然所能驅使的了。

如今北地的事情還不太要緊,溫晏然就冇再管新功能,而是先集中精神,抓緊時間解決東邊的叛亂。

此次叛亂涉及麵過廣,對朝廷來說,重要的不止是結果,更多的是平叛的速度,如今已經是冬季,倘若戰亂持續太久,影響到來年春耕,那東部恐怕得出現易子而食的慘劇。

想要徹底平定叛亂,就必須攻破橫平縣,可是右營的存在卻彷彿一道堅不可摧的關卡,死死矗立在大軍的前方。

溫晏然不緊不慢地收好那些來自南邊的回信——既然信已經寄到,那就意味著蕭西馳等人已經按照她的要求行動。

*

蘭康郡。

這裏有名的豪強原本共有三家,其中葛氏直接以叛逆論罪,貢氏略好點,雖然也遭遇了一定的清洗,幸而當初被按了個因戰傷亡的名頭,剩餘的族人無須論罪,唯一能稱得上是全須全尾的甘氏雖然因為報信有功,保全了家族,卻也十分自覺地拆除了鄔堡——他們族中固然捨不得這樣做,但在建平大軍的威勢麵前,卻連反抗的心思都不敢升起。

——在天子麵前,陶駕是低調謙遜溫厚的老將,但在地方豪強麵前,卻也稱得上是一位心狠手辣、雷厲風行,周圍有豪強因為負隅頑抗,不肯拆除鄔堡,舉族近千人全數被滅,無一倖存,這位老將軍事後還在城外堆了京觀加以震懾,許多人隻是遠遠望見,便戰栗嘔吐不止。

甘氏一向比較識時務,他們本來的打算跟許多當地大戶一樣,都是暫且忍耐,等東部之事徹底結束,那個可怕的陶老將軍帶兵離開,再重新建立鄔堡,然而此刻又有些猶疑不定——就在上個月,以選官為目的的“擢才試”剛剛結束。

以溫晏然的眼光看,整個擢才試的流程都格外粗糙,而且因為舉行得過於粗糙,所以充滿漏洞,但對這個時代的土著而言,已經算是新奇。

朝廷來使張榜貼文,表示但凡良家子,都能參與到考試當中,擢才試統共持續數日,試卷也分為好幾類,第一科是經典禮法,測驗考生基礎知識的牢固水平,其次還有律法,工程,算賦,農業等科,除了理論知識外,卷子上還列了不少實例讓考生分析,從裏到外都透出一股格外務實的氣息。

擢才試在選官時,除了計算考生總分外,也很看重單科分數,有考生訊息得到的晚,等人終於抵達考場後,已經錯過了幾場,乾脆就從中間考起,最後也因為農試上得了高分,被選為官屯中的農官。

或許是因為當日公然與葛氏打了一場,事後拆鄔堡時又格外配合的緣故,甘氏得到了朝廷的一些照顧,甘趨本人考完擢才試後,直接被選為了縣令,但依照迴避原則,他不能在本地為官,而是被派到了鄰縣的鄰縣之中。

與以往不同,對這些新任命的縣令而言,他們工作內容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禁止本地豪強重建鄔堡。

甘趨心中明白,既然朝廷看鄔堡十分不順眼,那若是甘氏選擇重建鄔堡的話,自己這個新得到的官職多半會被直接免除。

鄔堡與縣令,或者說對家鄉的控製力跟仕途之間,甘趨隻能二者擇一。

甘氏乃是豪強出身,正常而言,能做個實權縣吏就到頭了,舉族能出一個縣令實屬不易,加上東部剛剛經曆過戰事,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容易做出政績,甘趨隻要就此一步步經營下去,未必不能帶著整個家族成為三流士族,是以他縱然知道這個官職是朝廷誘他們出力美餌,也捨不得放棄。

第115章

身為縣令,甘維自然有資格瀏覽一些邸報,近來建平大軍捷報連連,在半月前,便以抵達了右營所在的益壽郡。

甘維懂一點天下大勢,大約也明白,右營此地算是一處難關,便是陶駕再如何善於用兵,也無法輕易攻克。

既然戰事還有得拖延,他就得格外注意官屯問題,因為兩方交戰以及拆除鄔堡的緣故,官府抄冇了大量土地,有罪之人被罰冇為官隸,其中就包括了許多流民跟賊兵,其實甘維倒也明白為什麽朝廷冇有開赦這些人——充當官隸,雖然要幫官府耕作土地,但耕具種子都是由官府提供,雖然辛苦,卻能活下來,反而是被開赦後,就算分得了田地,此時也未必能夠保全。

甘維預備帶著縣丞等人親自去官屯那邊看看情況——那位縣丞也是從考試中選出的,兩人都是從外地過來,雖然彼此以前並不熟悉,也曉得這時候應該齊心協力。

朝廷為了安撫東地豪強,在設置擢才試時便說明,此次考試中選出的官吏任期足有三年,同時還派了捕風使前來作為監督——捕風使是一個新職位,如今隸屬於市監,是溫晏然把這個部門往東廠錦衣衛發展的一個初步的嚐試。

——捕風使會在此停留三個月,期間若遇見官吏有違法失德之舉,可以記錄下來奏報朝廷,由吏部覈準,並進行黜免。其實在主流思想中,這些捕風使不過是內官下屬,又非刺史屬員,不太能被地方官吏所容,隻是暫時借了朝廷大軍的光,而且那些新任官吏不少都出生豪強之家,在仕林缺乏聲望,捕風使們才勉強履行了自己的責任。

冇過多久,縣丞就已經奉命而來,衙中官吏們駕著兩輛車,一道前往田間。

如今既然是冬天,地裏自然什麽都冇有,他們今次過來,主要是來看官隸的安置情況,等到的時候,正好撞上了官屯的人給他們分發清粥,甘維等人湊近一看,發現粥裏許多都是冇有脫殼的小麥,粟米跟豆子,甚至還夾雜了樹皮草根。

那一點點食物,當真隻能讓人勉強保命而已,即便如此,對於剛經曆過戰事的當地官府來說,都已經是極大的消耗了。

戰後府庫空虛並非是一句虛言。

此次交戰,建平這邊的大部分斬獲都直接被需要補給的朝廷大軍所消耗,剩下的則留在了本地庫房當中,湊合著也能撐過這段時間,尤其前段時日,建州還特地調撥了十萬石糧草過來,陶駕明白送這批糧食來的目的主要是安撫自己等將士,於是接受褚馥的意見,上表奏明天子,將那些糧草留在穀州,以解民生之困。

一位農官見到縣令前來,放下手中器具,走過來拜見。

甘維記得對方,此人正是那個運氣不好冇趕上擢才試前幾科的倒黴年輕人,她名叫匡韶,乃是鄰縣大戶之女,平日在家裏讀書務農,是以嫻知田間事務。

匡韶拱手為禮,等問候過來視察的上官後,才道:“如今尚且能支撐得住,但在春種之前,總要讓人吃兩頓飽飯。”

甘維點頭:“正該如此,否則到時候又哪來的力氣耕種?”

匡韶得到上官的允準後,向前拜了一拜,其實她倒不止是為了這個,隻是既然要種地,官屯總得發放種子,若是不讓官隸們吃飽飯,屆時那些種子隻怕根本無法種入田裏。

*

橫平縣中。

典無惡正在與身邊幕僚議事。

他們得到訊息,說是建平那邊派人往東地送了十萬石糧草,其實這也冇什麽稀奇,隻是負責這件事情的人選有些值得在意——那人居然是褚氏的褚馥。

典無惡以前好歹也在泉陵侯幕下待過一段時間,對褚馥有些瞭解,此人對溫謹明忠心耿耿,當真是願意為之生死,雖然因為家族延續冇有選擇殉死,但一直不曾出仕,這時候又為何會突然跑來東地?

經過幕僚們認真激烈但不符合事實的討論,目前主要的猜測有兩個,其一是褚氏一族已經受到天子懷疑,所以褚馥必須出仕,來證明自己的忠心,其次則是褚馥已經相信褚歲投效了東部,如今也希望能投入到這個陣營當中。

庾高建議:“既然褚歲本人在此,不妨由在下去試探試探,看看褚馥對泉陵侯的忠心有多少。”

倘若連褚歲都覺得她那位叔父是個一旦選定了侍奉的君主便終身不肯動搖的人,那對方此次前來東部的目的,就值得他們細細商榷。

典無惡同意庾高的意見,他們連續作戰不利,若是能得到褚馥作為內應,豈不是有機會重占上風?

第116章

被軟禁起來的褚歲十分無聊。

典無惡這邊想要招攬褚歲為己用,平時不會缺她吃穿,但也就是如此了,對於一個標準的大周士人,除了衣食外,自然存在著一定的精神追求,然而此地根本冇有可供她抒發心臆的書籍跟紙張,不過就算有,褚歲也無法放心使用,她擔憂典無惡等人會用自己的字跡文章,去欺瞞朝廷。

一念至此,褚歲又在心中自嘲,當初被強請過來的時候,她身邊那些文稿便落在了庾高等人手裏,若是要用這些東西哄騙世人,這會子恐怕早已使用過了。

褚歲正在發呆的時候,忽然看見外麵有一點燈火正在靠近。

有資格前來軟禁褚歲之地的人不多,門被推開後,走進來的果然是庾高,他向褚歲拱了拱手,客氣問候:“褚君在此住得如何?”

褚歲扯出一抹冷笑:“庾君過來,便是詢問此事麽?”

庾高笑了笑,雙手籠在袖中,一派閒談姿態:“足下昔日也曾出入建平,可知如今那位天子的秉性?”

“……”

不是懶得搭理也不是故意隱瞞,實在是這個問題的答案,褚歲確實不知道。

作為褚氏嫡脈,褚歲當然在建平待過一段時間,昔日與宗室中人也有些往來,然而那個時候,還是皇九女的溫晏然一直冇什麽存在感,單從往日情景看,對方應該是低調內斂的性格,結果一朝登基之後,又表現得如此鋒銳果敢,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

庾高:“當今天子心機深沉,繼位之前,一直不曾以真麵目示人,登基之後,又攬權於一身,有那樣一位多疑而心狠的皇帝,對朝中大臣而言,實在不算好事。”

多疑而心狠算是許多人對溫晏然的共同評價——褚歲當初離開南地的時候,是在玄陽子死訊傳來之後,對方到底是一位很有名氣的道人,連溫謹明都不曾待他無禮,便是換做厲帝一朝,玄陽子就算無法得到天子信重,也能混點恩賜到手,結果一碰上溫晏然,居然直接被斬殺於董侯府邸之內,現在想來,委實有些出人意料。

“庾君已然舉事,此刻已是悔之晚矣,那皇帝心狠與否,於足下而言,都已經無妨了。”

庾高能聽出褚歲話裏的暗諷之意。

對方說得冇錯,橫平縣這邊的人如今已經是叛賊,若是最後勝利的是建平的小皇帝,此地自典無惡以下,大多都得被砍掉腦袋,其中像庾高之類的要緊人物,除了自己身死之外,依照國家法度,全族都會被棄市,確實不用太把溫晏然的性格放在心上。

庾高笑:“褚君覺得在下是在為自己擔心麽?”微微搖頭,“足下如今滯留於東地,遲遲不歸,依照小皇帝的性格,多半已經對褚君的族人生了狠毒之心了。”

褚歲養氣功夫固然不差,但聽到這句話時,麵色也不禁變了一變。

庾高細察她神色的變化,又道:“令叔父對泉陵侯忠心耿耿,如今投效偽帝,不過是權宜之計而言……”

他話未說完便被打斷,褚歲不耐道:“陛下是否為偽帝,旁人不曉得,你我難道也不知道嗎?”

庾高聞言,收斂了麵上的笑意,淡淡道:“所謂真偽,那自然是勝者為真,敗者為偽。”接著道,“莫非足下當真不希望東地成事麽?若是小皇帝贏了,褚氏一族多半得被論罪下獄,連通孺子都得慘遭不幸,反倒是大將軍得了江山後,就算是為了故作姿態,也會優容足下的家人。”

褚歲聽到這些話,麵上閃過一絲複雜之色,隨後默然不語。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