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迦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娜迦小說 > 諸天萬界:從天龍八部開局 > 第58章 武學障

第58章 武學障

-

“如此,小友可能靜下心氣讓我說了?”青衣僧依舊帶著一副淡淡的善意。

“神僧請便就是,就是麻煩神僧展示絕學了,隻是如此能當著天下英雄的麪人前顯聖,也能閉了那些想要爭奪天下第一之人的口,少上一些禍端。”陳宇言道。

他一定要與青衣僧交戰,一是為了看清楚自己和他的差距,畢竟原著中鳩摩智用七十二絕技攻擊,都連這老僧的防禦罡氣-三尺氣牆都攻不破,如果隻從看紙麵上和係統數據來看,倒也真的不好比較。

另外將這青衣僧排在第一,其一直未曾出麵,江湖上難免有人不服,如今有此戰績,當可為風雲榜正名。

雖然為風雲榜正名事小,但想要達到係統所謂的氣運成就,哪兒有像小說中說故事那般簡單的一蹴而就。

還不是要一步一個腳印的積攢威望。

所以哪怕是一絲一毫的機會都不能放過。

青衣僧在少林一待四十餘年,性子淡然,也不再糾結陳宇是如何知道他的來曆,轉頭看向蕭遠山道:“蕭老居士,如今你小腹處粱門、太乙兩穴隱隱作痛,關元穴已呈現麻木現象,可有如此?居士怕是早就陷入了武學障了。”

之前的蕭遠山還有一些底氣,如今六人圍攻,這老僧還能壓製眾人,武學境界可想而知。

而且他現在之言也是事實,粱門、太乙是最近開始隱隱發痛,至於說關元穴之麻木,卻是已經有近十年之久了。

“神僧倒是看到明白,但又如何,蕭遠山今日隻想報殺妻奪子之仇,今你宋人視我為契丹胡虜,死在宋境在所不惜,至於我兒……”蕭遠山看向喬峰,眼神中露出少有的溫情:“我兒有他的慕容兄弟所依,自然會無礙的。”

青衣僧聞此,又要勸解,但陳宇知如今的蕭遠山死誌已明,就岔言道:“神僧這武學障之說倒是深奧,可又有幾人能夠悟的明白?不妨讓複試一試如何?”

此時群雄聚少林,比原著當中早了一年有餘,事態的發展也和原著中大有不同。

原著中杏子林之事後,喬峰就立即開始調查自己的身世。

蕭遠山一路尾隨,冒充喬峰的身形,先後殺害了喬峰的養父母喬三槐夫婦和少林玄苦大師,隻因為他們搶了他父子相聚的天倫之樂。

又殺了譚公譚婆趙錢孫,以及泰山單家父子五人等許多江湖中人,這些人多少都參與了雁門關的劫殺。

雖報了殺妻奪子之仇,但終究是殺孽過多,終還是有人站了出來。

神醫薛慕華在聚賢莊召開英雄大會,討論如何除去喬峰。

彼時喬峰帶著被玄慈打傷的愛人阿朱前去聚賢莊求醫,父子二人聯手大戰聚賢莊數十位高手,瀟灑離去,卻未有相認,想必當時的蕭遠山,也是怕喬峰知道他殺了喬三槐和玄苦,不肯認自己吧。

如此喬峰繼續調查,又幾經周折下,誤會越來越深,中原大地這片武林,始終還是容不下他喬峰。

又誤殺心中唯一的溫存,愛他至深的阿朱,終於也出現了“武學障”,自閉之下竟想尋死,奈何事情還未查明,阿朱又將阿紫托付給了他。

便將阿紫作為心靈寄托,帶著阿紫遠遁塞外,機緣巧合之下,和遼國皇帝結拜,幫其平叛,做了遼國南院的楚王殿下。

如此平靜了一年有餘,少室山武林大會之時,阿紫偷偷跑到宋境,蕭峰怕其危險,怎可捨得“愛人”阿朱唯一的囑托。

便親率燕雲十八騎歸來。

這纔在英雄大會上與蕭遠山相認。

蕭遠山有了愛子,心中有了掛念,自不像如今這般將生死置之度外。

……

青衣僧聞言也是點頭,在他的認知裡,武學障和佛家的知見障相似。

但青衣僧之言也是他四十多年來琢磨出來的見解,修武不修心,便會入武學障。

佛家的知見障,顧名思義,知道的太多了和見識增多了,心中形成的障礙。

這樣說大家可能不懂,但聯絡現代人的說法,“精神病”這個詞大家一定非常熟悉。

但按陳宇的理解,這武學障就是知見障的延伸。

人習武練功時,心思要純淨,需要做的心無雜念,如此這般,有赤子之心的人,武學修煉進境最是迅速。

“精神病”,不,是知見障。

知見障不隻習武之人有,普通人也會有,而且每個人都會有。

隻要遇到人生的大變故,有過大的精神思想壓力,大起大落之下,腦子轉不過來彎兒,就會有此征兆。

有人聰慧,雖也會一時鬱結,但終能徹悟,自我開脫。

可有人卻是一輩子都轉不過彎來。

對於這種執念深厚的人,也並非無解,前世許多人信奉基督教,將心寄托給了上帝,得到了緩解。

又如原著中這青衣僧的意思,研讀佛經,將心寄托給“我佛”,行仁善之事,也可開悟。

也有人將心寄托於親人,生活有了盼頭,以便自己不至於活的迷茫。

還有愛武之人,好似《覆雨翻雲》中的浪翻雲一般,將心寄托於劍,最終極於情,極於劍,成就無上武道,破碎虛空而去。

隻是普通人一生很難像武者這樣精彩紛呈,也冇有武者這般強大的力量,也就冇有辦法在精神失常後做一些為禍天下的事情。

但自殺、報複社會、還有一些其他的怪異行為也是比比皆是。

天龍還隻是一個低武世界,那些高武、仙俠、玄幻,又有哪一個不講究修煉道心?

但心又是最易變的,一個人的想法今天和昨天不同,昨天和前天可能又有不同,受周圍環境影響,很難持久的保持一種心態不變,也就有了“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的說法。

有了知見障,心思就繁雜了許多,若修習一般上乘武學,功法隻需要走十二正經即可,十二正經寬闊堅韌,自是不易將功法行錯。

但少林七十二絕技,靠前的都算得上是絕學,運功時難免經過一些分脈穴位。

這些穴位不似主經脈一般堅韌,心思不定的人將行功時或多或少會有些偏差,一兩日間還無所謂,但時日一久,穴位承受不住,輕則武功全失去,重則傷殘至死。

這,就是江湖中傳聞已久的走火入魔。

陳宇每每做事都要問問自己是否有愧於心,是否做到“知行合一”,也就是為了避開這萬丈紅塵中的知見障罷了。

他不知道自己的思想會不會有一天被人推翻,但如果他“知行合一”的理念被推翻時,他不能融合接受新理念,那麼他如今見心明性的心性將又會蒙塵。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蕭遠山如今心中對世間唯一的留念就是喬峰。

可喬峰的話讓如今偏執的他有點無法接受,他纔是他親生父親,而喬峰卻為了養父養母來質問自己,但舐犢之情又讓他不願傷害喬峰,故此有了輕生之念。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