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迦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娜迦小說 > 修仙就是很困難 > 第22章 文考

第22章 文考

-

“是。這首《文通天登問江樓》,就是在黃河邊寫下的。”

“黃河邊?黃河邊的樓,為什麼會叫問江樓?”

謫七濤道:

“因為當年還不叫黃河,而是叫問江。文通天路過那裡,說江水不算清澈,水波不算平靜,不如改名叫黃河。然後,就在問江樓題了這首詩。”

朱蕭索搖頭,輕蔑的笑容掛在嘴角。

還真是為了這碟子醋,包了一盤餃子。

為了抄王之渙的這首詩,還把人家原來的問江改名成黃河。

“那他為什麼不順便把問江樓改成黃河樓?”

“這我就不清楚了。”

謫七濤也不是什麼事都清楚。

華晉冕開口道:

“問江樓我去過,牌匾是沐天恩題的字。”

“原來如此。”

這就解釋得通了。

以文通天的人品,做些奴顏婢膝的事也是可以理解的。

改問江為黃河,留下了一首千古名篇。

然後在這千古名篇上,掛了個驢唇不對馬嘴的題目,給問江樓揚名,給沐天恩揚名。

“繼續走吧。”

朱蕭索等人又上了一層。

這一次,靈影儀投出的詩句,是《文通天勸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的這首詩,倒是用在哪裡都不會顯得違和。

不過,朱景嶽卻對這首詩歎道:

“可惜了,好好的詩,因為小小瑕疵,隻能私下傳頌,無法被《通天文集》收錄。”

“哦?這又是為什麼?”

“我們謫仙國,最講求達者為尊,男女平等。文聖的這句詩,隻講了男兒需要讀書,冇有提及女子。有公主看到這首詩後,十分不滿,要求文聖把‘男兒’改成‘兒女’或者是‘少年’。文聖是答應了的,但是太子認為這首詩已經廣為流傳,再做刪改會添很多麻煩,於是就索性在官方的《通天文集》中隱去此篇了。”

朱蕭索冇有說話,繼續往上走。

前三十三層樓,每一層的詩句,都是朱蕭索耳熟能詳的。

當然,在此世,這些詩都被冠上了文通天的大名。

在三十三層,是《文通天六歲戲作》: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七歲時的作品,也被他拿來充門麵,還改成了自己六歲所作。

對於文通天其人,朱蕭索已經冇有任何話好說了。

在要繼續登樓時,朱蕭索一行人被攔住了。

“怎麼?不能走了麼?”

文家下人道:

“不是。中三十三層和後三十三層,是不能帶侍衛去的。如果大人們有隨從跟班,可以每人帶一人上去。”

謫七濤回身對親衛道:

“你們直接去一樓等我們吧。我們下來的時候,應該就是乘靈梯了。”

朱景嶽也對城主府侍衛道:

“你們也是。在一樓等我們就好。”

“是。”

等到跟隨的親衛和侍衛們離開,文家下人才放行:

“感謝大人們的支援和理解。”

到了三十四層後,摘星樓的風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再無之前那金碧輝煌的模樣。

古樸的靈木構成的原色門窗柱梁,隨性自然的假山,潺潺的流水,投影儀的詩句旁,還有熏香。

雖然比前三十三層的裝飾要少許多,卻更為考究,脫去了金錢的味道。

而在這一層的人,衣著也更為低調質樸。

實話說,第三十四層的脫胎境修士,舉手投足之間,都比第三十三層的尊古境修士更有風度。

應該是家族底蘊不同吧。

而第三十四層的詩句,依然是: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陳樸南問道:

“怎麼第三十四層的詩句,和第一層的詩句,一模一樣?”

朱景嶽解釋道:

“此鴻儒,非彼鴻儒。白丁,非彼白丁。第一層的鴻儒指的是修士,白丁指的是凡人。而這一層,鴻儒指的是名門子弟,白丁指的是寒門修士。”

朱蕭索問文家下人:

“那第六十七層,是不是依然是這一句?”

“大人高見,確實如此。”

這種小聰明,文易和倒是用的巧妙。

又看了中三十三層的景象後,幾人再次被攔住。

“大人們,這裡不便通行,請乘靈梯吧。”

“這又是什麼意思?”

“文聖規定,想要走樓梯,踏入後三十三層,必須通過文采考覈。就連家主也冇有辦法行特例。不過靈梯則冇有這種要求。為了避免麻煩,請大人們乘坐靈梯,到達九十九層。”

朱景嶽等人自認為文采不夠,索性不接受這種考覈,不想給自己找不自在。

“朱教授,我們還是乘靈梯吧。”

“什麼考覈?”

朱蕭索倒是來了興趣。

他想看看,這個徒有虛名的文家,能整出什麼樣的活計。

朱景嶽不知道朱蕭索在想什麼,今天好像總是做些出人意料的事情。

出於好意,他還是勸道:

“朱教授,術業有專攻,你雖然數理一路獨步謫仙國,但文經方麵,並不一定擅長。”

“是啊朱道友,在文經一路,天下諸國也冇人敢說超過了文家,你不必非要在此爭個高低。”

就連謫七濤也開了口:

“朱教授,你現在名滿謫仙國。就算通過了這摘星樓的考覈,對你的名聲也不會有任何提高。相反,如果你失敗了,可能還會有所折損。”

朱蕭索笑著道:

“多謝諸位的好意,我也知道各位不希望我惹上麻煩。不過,我這不是先問一問考覈的內容麼?如果我答不出來,直接走靈梯就是了,也冇什麼好丟人的。”

下人道:

“今日登後三層的考覈題目,是對對聯。如果能對上掛在樓梯上的那副對聯,都可以登樓。”

朱蕭索抬頭看去:

文才天下著。

這句話,在朱景嶽等人看來,相當有氣勢。表麵上說天下人共習文墨,實際上也暗指文通天或者文家的才名天下都知道。

一般來說,兩層意思,對上哪一層都能勉強算對仗。

朱蕭索倒是能夠想起來幾個差不多能對上的,比如“武業萬民傳”這類的。不過,這種下聯的對仗方式,屬於正對,相當於默認了上聯的內容,也就表示著他認同了文家的地位。

朱蕭索要找個反對,當麵殺文家的聲威。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