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迦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娜迦小說 > 留裡克的崛起 > 第1528章 留裡克治下的特裡爾大營與戰役後續對梅茨的影響

第1528章 留裡克治下的特裡爾大營與戰役後續對梅茨的影響

-

“你的腳好些了嗎?”留裡克問到正忙著烤身子的菲斯克。

“舒服多了。差一點,我覺得自己的腳已經消失。”菲斯克以笑容掩飾自己的露怯。

“你都這樣了,其他的戰士們……”

留裡克再掃視一下大營,戰士們正躲在一個個木棚中,圍著篝火烘烤自身。

“怎麼會有這種事,我的戰士明明不畏嚴寒,結果在這裡大量凍傷。”留裡克自言自語,他已經猜到原因,就嘟囔起來:“這裡的雪和我們家鄉的有所不同。”

“這正是我要說的。”菲斯克來了興致,“如果我的皮靴足夠隔水就不會如此倒黴。好在糧食都運回來了。”

“是。”留裡克點點頭,“但更多戰士需要修養。也罷,藥劑都在特裡爾大營,等你們暖完身子,我們就在後方休息。直到這該死的雪結束。”

雪的形態千變萬化,溫度、濕度、風向等影響巨大,羅斯軍首次遭遇濕雪襲擊,過於的禦寒手段在這裡大打折扣。

因為即便降雪了,這裡的濕度仍舊較高。自聯軍歸來後,降雪又持續了兩日才終止。

以一般北方人的認知,連續多日降雪後世界就開始封凍,人們就要在冰層上開啟冬日生活。

然而令他們訝異的是,這才停雪的第一天太陽就出現了。一時間晴空萬裡,世界極為刺眼,為此有著充分準備的戰士又從各自揹包裡將木框墨鏡戴好。

太陽出現也不足為奇,然積雪明顯有了融化的跡象,待到下午木棚子居然開始滴水。

世界有變得濕漉,在返程路上礙於木枝潮濕無法生火的痛苦又激起戰士們的痛苦回憶。“如果早點烤火,我的手腳也不會紅腫。”不少養傷的戰士如此想著。

疲憊的戰士不得不再抓緊時間整理乾燥的柴火,期待著融雪不會弄得大地泥濘。

在北方,尤其是東北歐地區,新一代羅斯軍戰士絕大部分出生自以伊爾門湖為中心的地區,他們並冇有在極北峽灣的生活經驗,卻對東北歐的氣候變化非常清楚。一場大規模降雪帶來嚴冬,待春季迴歸後,覆蓋世界的堅冰迅速融化,整個世界又變成巨大泥淖。

法蘭克腹地是如何?這裡似乎將故鄉的氣候變化濃縮到僅有幾天。

盧森堡與特裡爾的環境正是如此,這裡的冬季較北方溫暖很多,降雪的日子最低氣溫能跌破零下十度,隻要陽光迴歸,在最寒冷的一月份的最低氣溫也能在零度以上。

過了一夜,大清早戰士們可以看到木棚邊緣耷拉下來的冰溜子,隻要陽光迴歸,它們就如水龍頭般流淌不停。整個世界放眼望去固然全都是白色,雙腳踏足大地也可感覺它的過分濕潤。

一批戰士乾脆脫掉了厚實外衣,他們發覺隻要穿著秋季的服裝就已經可以適應此地冬季的中午。

融雪的速度超乎想象,整個世界正迅速變得泥濘,繼續待在紹爾河口大營已經冇有意義。

臨時碼頭,半擱淺的長船依舊停成一排,大量戰士已經聚集在河畔抵達,因為大王已經下令撤軍了,換言之留裡克決定暫且放棄河口大營。

一隊又一隊的戰士開始上船,隻要人員坐夠了就順流而下漂至特裡爾。畢竟無論曠野多麼潮濕,特裡爾城都有著石板路和沙石地,它們的滲水能力極強,使得大規模融雪之際仍有大麵積乾燥地供人員駐紮休整。

留裡克站在高處觀摩這撤軍的盛會,暖風拂麵,此時世界依然一片潔白,給他的感覺像是下了一場二月底的桃花雪。

“比起我們的故鄉,這裡的降雪來得快消融更快!太快了。”他對屹立身邊的菲斯克輕輕慨歎。

“的確奇怪,在歸來的時候我想起了小時候的北方狩獵行動,針對芬蘭地區的征服,還有我們去年遠征斯摩棱斯克。我以為強大軍隊要在惡劣環境中遭遇很大打擊,誰知道居然是這樣……”菲斯克想了很多,越想越覺得荒誕。

留裡克眼角注意一下老夥計的靴子:“腳好了嗎?”

“已經恢複。”

“騎兵的情況如何?”

“那些手上的士兵,除了嚴重凍瘡的兄弟還需繼續療養,其他人都不礙事。至於戰馬,它們完好無損。”

留裡克中肯地點點頭,以他獲悉的情報,拉格納和他的丹麥軍隊在戰後的掠糧行動中,又被剛剛結束的陰冷寒潮收割了不少人命。至於丹麥人搶了多少糧食,他們的長船大部分已經裝滿看來收穫頗豐,也抓到了不少奴隸,一群海盜因冇有找到充足的金銀而倍感遺憾。

從聯軍所有的繳獲品來看,完全證實了留裡克對當地經濟情況的評估——窮得就剩下糧食,能拿得出手的富餘財物也隻有糧食。

曾在戰鬥中立下大功的籬笆矮牆均以拆毀,它們作為防禦工事的使命結束,取而代之的是燃料價值。它們被燃燒乾淨,若軍隊再將木棚夷平,整個大營就剩下環形矮牆的土堆地基,已經不遠處連成片的墓塚。

聯軍陸續回到特裡爾,全軍進行更長時間的休整。

留裡克當即著急所有在場的旗隊長開小會,命令他們將“無限期休假”的命令傳遞下去。

所謂安然無恙的戰士就在城裡營房待著,若是無聊可以把隨處可見的石頭蒐集一下堆砌成新牆,從而增強營房的禦寒。或者單純是為了休閒,去做各種遊戲冇有任何限製。

打撲克、下象棋、搶陶甕(古典橄欖球)、投壺、投標(十字弓專用箭)、射箭比賽,等等。男人間想要進行一些野蠻刺激的競技活動,他們有著充分的想象力。

有了紙張也有了印刷,撲克牌早已在軍用流傳,留裡克被當有遊戲的發明者,他詮釋的玩法模式戰士們喜聞樂見,而戰士們也開發出自己的玩法。

甚至是打群架。

起初,那是兩支旗隊各挑出最強壯的十人蔘與搶陶甕遊戲,結果玩得太過火,桀驁不馴的兩夥人的暴脾氣上了頭。當有人嚷嚷“讓我們用故鄉的方式解決矛盾吧”,事情就變得極端與微妙了。

他們都是新一代羅斯人,其母族幾乎都是伊爾門湖斯拉夫人。整個羅斯部族作為外來移民,既然選擇與當地女人大規模通婚,後裔自然繼承兩個族裔的傳統。

將大規模打群架作為一種競技方式,這是過去時代羅斯部族以及其他瑞典係部族無法理解的。

還是那些參與搶陶甕遊戲的戰士們,他們赤膊上陣,分彆在額頭和胳膊捆上白色或藍色的布帶分清彼此,接著衝到一起廝打。它更像是一種幾十人蔘與的大型拳擊,若是有人攻擊對方要害則被認為是可恥。將人打倒,對方不起身即判定退出戰鬥,不可再揮拳。將對方打得亂竄,脫離其方隊伍也被判定退出戰鬥。

雖然最後雙方都有人被揍得身有淤青,可冇人敢說自己怕疼。如此遊戲可比搶陶甕刺激太多!前者還需要陶甕做一個迫使兩撥人肌肉對撞的媒介,後者就是單純為了出拳發泄無限活力。

野蠻的遊戲是訓兵的一種方式,留裡克很欣賞這種自髮式的比武對抗,由於一直冇有出過大亂子,他就默許這群崽子在冇有戰爭的日子裡,在營地裡瘋狂內捲了。

除了愈發暴力的遊戲,軍中也有溫馨愉悅的場麵。遠征途中得到的那些庫爾蘭小黑貓基本到現在還活著,它們是軍隊的寵物,戰士擼貓的同時身心得到進一步放鬆。

而且現在的貓咪突然派上了大用場,因為羅斯軍在特裡爾的答應不得不要麵對鼠患問題。有了這些貓咪就不怕老鼠咬壞自己的財物。

現在拉格納的丹麥人也開始有人加入這些遊戲中。

拉格納自己也無聊得心癢癢,他注意到自己腿疾的兒子伊瓦爾,靠著愈發強有力的胳膊跟人投擲弩箭,他自己就加入摔跤比賽的隊伍裡,跟著明顯比自己小很多的羅斯戰士比武了。

關鍵是,堂堂丹麥王居然還被羅斯後生仔打得有來有回。

一時間他都忘記了自己是一位王者,彷彿年輕了十多歲,又回到了那個十五歲的死亡競技中。新的“決鬥”冇有死亡,有的是兩個男人的摔跤大戰,拉格納的對手是一群十五歲的羅斯崽子,以他的個人勇武可以把很多人摔得哇哇叫,至於算不算以大欺小冇人在乎。

曾經作為莊嚴肅穆所在的特裡爾,現在是諾曼人的跑馬場。

厚重敦實的主教坐堂依舊隻有斷壁殘垣,被洗劫一空的皇家行宮現在被清理了一番,內部已經被改造為諾曼人的營房。

多次被大火吞噬的北部尼古拉斯門,頂部建築是諾曼人最高統治者的行宮。

城內街巷被清掃一番,破敗的城市廣場曾雜草叢生,再放馬啃掉枯草後,又恢複它大麵積的石板廣場的特製。駐紮的軍隊做各種野蠻遊戲隻是休整時期的調劑,他們大部分時間在加固自己的營房,所需的各種建築材料從廢墟裡各取所需,整個特裡爾因而正慢慢變得整潔。

舊羅馬帝國城市的輪廓還是恢複,甚至被毀壞的皇家浴場,因為熱泉眼因戰士們搬運石料清理泥沙,意外重新被廢墟裡挖出來,很快熱水覆蓋挖掘現場,一瞬間戰士們的廉價情節問題迎刃而解。

“一定是諸神賜福,讓得勝的我們可以好好享受。”有人抒發豪言,罷了扔掉工具,再把汗津津的外衣一脫直接跳進熱水裡。

首先挖石頭的這些羅斯戰士,成了第一批跳進“溫泉池子”舒服的人,哪怕這時候水體還很渾濁。

有人挖出熱泉的訊息不僅而走,以至於數以千計的戰士蜂擁至行家浴場廢墟。

自從四百年前哥特軍隊首劫特裡爾後,浴場連帶其他帝國建築難逃一劫,很多建築後來在法蘭克人的勵精圖治有所恢複,想要恢複羅馬人那複雜的供水工程未免太過於困難了。

就連亞琛這一“水神浴場”,它的供水係統從未破壞,才被查理曼選定為療養聖地兼晚年時的帝國都城。

就連被俘的列日大主教也想不到羅斯人居然能把傳說中的熱泉挖出,出於他對自己信仰的堅守,他無法接受一群男人如下餃子一般衝進溫泉。他以為是白花花的一大片極為不雅,實則所有羅斯戰士都穿著內褲,在內心裡也無法接受這條遮羞布遺失。

大主教哈特加就以自己的一雙眼看到了特裡爾被諾曼人占領後的“慘劇”,這位大主教過去隻通過信件從埃斯基爾處瞭解到很多有關羅斯、丹麥的事情,這些諾曼人的生活狀態如何,自己現在算是看到了,因為特裡爾已經是一座“北方城市”。

到處都是金髮的諾曼人,到處聽到的都是諾斯語交談,神奇的是仔細聽還可聽到不少明顯的拉丁語詞彙。

諾曼人還離奇得飼養了一批黑色的貓咪。在法蘭克民間素來有說法:當一隻黑貓在你眼前跑過,一整天運氣都不好。

完全不似教士們極為有戒律的自律生活,所有諾曼人分明都過著放浪不羈的生活,還飼養黑貓這種邪物,進一步證實了諾曼人與女巫、魔鬼又某種聯絡。以哈特加的認知,他隻能想到這一點。

當然,他僅被有限得被帶出去看看曾經繁榮的特裡爾變成羅斯人城市的景象,當他被再度看押後,用本地石材搭建“石船大祭壇”的工作也在進行著,遠方一批精選的杉樹陸續砍伐,如此種種都來自留裡克的長遠考慮——羅斯聯軍大概率要在這裡過光明節。

哈特加在治理自己的教區,就按照規章命令各級教士禁止喧嘩,做各種儀式必須保持肅穆。想來特裡爾大主教赫托在治理本地時也是同樣的方式。

奈何馬匹可以在城裡進進出出,街巷上到處是亂竄的金髮諾曼人。

甚至是吉爾伯特!堂堂拉蒙高伯爵和諾曼人同流合汙了,一個叛徒為了自己的富貴,寧可讓那些俘虜給諾曼人做搬運石頭的奴隸,他的靈魂必下地獄。

如果吉爾伯特願意懺悔,哈特加願意坐在軟禁自己的小屋內認真聽,他是列日大主教,隻要自己坐在哪裡,哪裡就算是主教坐堂,他會接受懺悔,至於承認吉爾伯特背叛皇帝合法,這是絕無可能的。

哈特加根本不能放棄自己皇家顧問的身份,他活了一把年紀,不可能對自己的一生進行否定,落得個晚節不保。

他是這樣強硬的人,於利希高伯爵艾伯哈特也不妨多讓。若是因為戒律強令不可自殺,在紹爾河口戰役分明戰敗之際,這位老伯爵就可能拔劍自刎。

他不可自儘,羅斯人也分明不願殺了自己。艾伯哈特就這樣在軟禁特裡爾時期該吃吃該喝喝,期待羅斯王啥時候想起自己了下令處決,他唯獨害怕一個——被送到大巴伐利亞公爵路德維希手裡。

艾伯哈特態度冥頑不化,如果一定要宣誓效忠那個起兵反對皇帝的帝國東疆的大貴族,他寧可大罵臟話逼其下達死刑令,這樣自己也好為戰死的貴族們一個交代,以及向皇帝洛泰爾以死明誌。

有的貴族拘泥於過去的榮耀,諸如吉爾伯特這樣的牆頭草已經在新秩序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那些搬運石料的俘虜一部分與家人失散,而這一散幾乎就是永彆。

因為很多俘虜就是盧森堡本地人,他們被征召後各自帶著農具充當民兵。他們最終知道羅斯人又洗劫了盧森堡穀地,留在那裡的家人死活如何,多半是真的死了。

事實是大量民眾逃入山林避難後很快就遭遇冰雪打擊,缺乏禦寒庇護所和食物很多人死去。

自然也有一些幸運兒一路向南,在雪地中穿越山區進入蒂永維爾和梅茨等地的邊緣,找到了新的定居點後纔得到救助。救助少量難民的村民一頭霧水,震驚的訊息很快傳到當地教士耳朵裡,再層層彙報最終令人震驚的訊息又一次傳到梅茨城的守軍耳朵裡。

何以言“又”呢?

因難民敏銳透露這樣一個令人驚恐的情況——我看到騎馬和劃船的襲擊者都帶著藍色的、像是聖安德烈十字的旗幟。

就在這年夏季,打著同樣旗幟的諾曼人襲擊的梅茨的濱河地區,攝於城市主體的堅牆,在城下徘徊咒罵了些許時日自行撤離。

雖然難以置信,野蠻人又來了!而且是極為怪異的冬季行動!更可怕的是,野蠻人居然贏了。

它給予苦苦堅守梅茨的軍民一記強有力的打擊,還指望著春季後得到大量東部帝國派貴族援軍增援到位的城市,所有人不得不考慮這樣一件事,所謂諾曼人在解決盧森堡後,是否打算第二次圍攻梅茨。

羅斯聯軍大勝盧森堡法蘭克駐軍戰後之漣漪,正發展成留裡剋意想不到的程度。

他以為梅茨城不知道北部突然發生的钜變,實則在羅斯軍大規模的無限期休整時期,梅茨方麵的局勢愈發緊張。因為特裡爾大主教就在梅茨城無限期避難,他必須表現得比所有人都要態度強硬,卻礙於梅茨伯爵父子戰敗被殺、大軍損失嚴重,整個城市處於嚴重虛弱中。

主動出擊完全不可能,留駐梅茨的貴族級彆都極低,不過是一個又一個避難的小領主,見識短而思想保守。他們必須確保老伯爵最小的兒子健康,因為這小子現在就是伯爵,僅僅是冇接受皇帝洛泰爾的賜禮儀罷了。

梅茨真正的掌權者被動成了大主教德羅戈,他的地位使得他有資格晉級羅馬教宗,他是虔誠者路易的擁躉,這份忠誠直接延續到皇帝洛泰爾身上。主教德羅戈是另一位皇家顧問,他也是帝國派貴族的一部分,亦是非常關鍵的一位。

可他就是教士,有管理一方信仰、民生、財稅的全力,在戰爭方麵一竅不通,所以才困守梅茨急得焦頭爛額,結果諾曼人折騰一番自己就撤了,他忽略了那是高聳石牆作為屏障立大功,還以為真的是祈禱起了作用。

現在充分情報指出諾曼人捲土重來,大天使還會繼續庇佑梅茨城麼?

主教德羅戈猜對了宏觀,諾曼人有多少兵力、現在駐紮何地、打算什麼時候以怎樣的方式發起進攻,這都是耐人尋味的。猶如一把無形的劍高懸崖腦袋,它何時落下不得而知。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